发布时间:2019-06-13
(学科或专业代码:0101)
一、学科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是我省省属高校中唯一设有哲学系和具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单位,省教育厅设立西北师范大学与甘肃省社科院联合培养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示范基地。哲学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硕士学位教师7人。2人入选甘肃省“ 555 ”创新人才工程、2名教师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2人入选省理论界拔尖创新人才,1人入选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省优秀专家称号;4人担任全国哲学一级学术团体理事,1人担任省哲学学会会长、1人担任省哲学学会副会长、4人担任常务理事。
二、培养目标
哲学硕士点各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人才。基本规格是:
(一)培养诚信为人、认真做事的研究品质。
(二)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格规范的学风。
(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五)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实行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方式上,积极推进研讨班(Seminar)、读书会(Reading Group)和工作坊(Workshop)等多样互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探讨。教学组织方面,首先由主讲教师根据课纲拟定选题,然后再分专题进行讨论,采用重点发言、分散提问和集中答疑的方式。根据培养方案要求,教师严把教学质量关,注重对学生的科研训练。
四、学科所需的相关知识
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世界史纲、心理学、政治学原理及认知科学等。
五、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能够独立发表A类科研论文1篇以上,较好完成毕业论文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提交导师组酌情讨论。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
要求必须完成本专业100本学术著作的阅读量,课堂以学生钻研研读讲授专业著作,导师指导点评的启发式教学为主。硕士研究生修完每门课程后,考核方式为撰写文献评述;在读期间,至少应参加一次与本专业相关的校内外学术会议,选听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20个;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活动;非哲学本科专业毕业研究生补修本科课程: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修完课程后参加考试,取得成绩,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六、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中国哲学
3.外国哲学
4.伦理学
5.宗教学
七、学分要求
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必修课26学分,选修课7学分,其他培养环节2学分;专业基础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公共选修课1学分。每个专业除必修本专业设置的两门课程外,还须选修相近专业两门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中需选修三门才能满足学分要求。非哲学本科专业毕业研究生补修本科课程(不计学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修完课程后参加考试,取得成绩,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八、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要求必须完成专业50本学术著作的阅读量,课堂以学生钻研研读讲授专业著作,导师指导点评的启发式教学为主。硕士研究生修完每门课程后,考核方式为考试或撰写文献评述;在读期间,至少应参加一次与本专业相关的校内外学术会议,选听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20个;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活动。非政治学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补修本科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修完课程后参加考试,取得成绩,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1.研究生在修满学分后,须向导师组提交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题应在本学科具有学术价值,经过导师组审核后方可进入撰写阶段。
2.学位毕业论文应由本专业副高以上的专家进行评审,评委会主任原则由外校专家担任。
3.论文答辩合格后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可授予哲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