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中和论道  新闻速览
新闻速览
“哲学沙龙——中和论道”第五十九期:段文山教授做“宇宙的认识与物理学的发展”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9-10-16

2019109日晚,由西北师范大学院哲学学院、中和集团、科学研究院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哲学沙龙——中和论道”第五十九期在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如期举行。

本期主题为“宇宙的认识与物理学的发展”,由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段文山教授主讲,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朝东教授主持。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甘肃省委党校张堡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牛正兰教授,哲学学院王金元教授、师庭雄博士、胡好博士、张立恩博士、胡朝都博士以及来自各学院的众多哲学、物理学、天文学爱好者参与本次学术活动。

论道开始前,李老师对中和论道过去五十八期进行简要总结,并感谢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中和论道的支持。对中和集团洪涛董事长和他母亲以及数学系前系主任丁传松教授的到来,李老师表示感谢。

论道伊始,段文山教授提出人类解释世界的方式随着认识能力的提升,逐渐从宗教-神学的道路走向科学-实证的道路。根据天文学学说演进的过程,段老师首先阐述地心说: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月球、水星、金星等天体绕地球运转。后来哥白尼通过《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向托勒密模型发起挑战,这也成为人类思想解放史上的划时代贡献。后来,开普勒提出了行星环绕太阳运动的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610年伽利略制造出放大率为33倍的望远镜,成为第一个将望远镜伸向天空的人。他的观测成为对日心说最强有力的支持。


段老师介绍说,1687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及力学三大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通过自制932倍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为行星而不是恒星、太阳的空间运动和太阳光中的红外辐射。1846年,天文学家利用天王星轨道的摄动推测出海王星的存在并成功发现海王星,这是万有引力定律又一次伟大的胜利。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的视野早已不仅局限在太阳系以内,天文学的视野转向对恒星的研究,天文学家哈雷对比托勒密时代的星表,发现在1700多年间天狼星,大角星和南河三恒星的相对位置发生明显变化,证实恒星有运动。之后被称为“恒星之父”的赫歇尔通过“路灯效应”证实了太阳在朝向武仙座方向运动。在前人基础上,天文学研究转向更遥远的银河系。


1918H.沙普利通过研究球状星团的空间分布,建立了银河系透镜形模型,证实了太阳系处于银河系边缘的结论。1923年,哈勃通过天文望远镜确定了仙女座大星系等多个河外星系,使天文学研究领域迈出银河系。此前,爱因斯坦在总结引力场方程时认为宇宙是静态的。1929年,哈勃在观测中发现星系的红移-距离关系,爱因斯坦接受了他的观点,并接受了宇宙膨胀的结论。经过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测算发现,宇宙确实正在加速膨胀。但哪里才是宇宙膨胀的终点呢?段老师讲到,超新星爆炸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通过一种特殊的超新星爆炸确定了宇宙在加速膨胀,而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能量,就是暗能量。段老师还讲到暗物质有万有引力,但是没有电磁相互作用,所以很难探测到暗物质。最后,段老师还为我们大开脑洞,解释了平行宇宙、多维宇宙的设想和假说。

在答疑环节,同学们进行了踊跃的提问和讨论。段老师对“关于暗能量问题的竞争性解释”“在科学进步的今天,传统价值观如何坚守”“物理学关于宇宙第一推动力问题”“宇宙加速膨胀是否具有尽头和节点”以及“宇宙的边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和讨论。

论道结束,李朝东老师对本场座谈进行总结,并分享了关于阅读霍金先生《时间简史》的收获与思考。随后强调了跨学科知识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问题。最后,李老师对段老师的这次讲座予以高度评价。感谢段老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报告,本次论道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