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4
2020年12月8日晚,由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和集团、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和论道”第六十七期在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本期主题为“良知与中和寂感”,由哲学学院在读博士孙文高主讲,王珅老师主持。李朝东老师、朱海斌老师以及各学院的哲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论道伊始,在读博士孙文高首先简要介绍了王阳明及王学体系,接着指出宋明儒讨论中和问题依据的基本文献是《中庸》,《中庸》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然后提出了“求未发之中与观未发气象”。如何求“中”,伊川认为“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即不能在未发之前求“中”,不能把“中”看作时空中的一物;而延平教人“观未发之前气象”,这是为了让人在求“中”时有一个下手处,以此体证未发之时的状态。朱子却认为观未发气象这一工夫指决属于“超越的体证”,不同于伊川,然而朱子对延平之义的理解有所偏颇。阳明对伊川与延平之说两者都有许可,至于阳明所谈的中和,与伊川不同,只因原则不同意“把中做一物看”,因此赞同伊川“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之说而已。
在“致中和与慎独”这一部分,王阳明提出了他所谓的“中和”及“致中和”的工夫,阳明认为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不过常人之心有所昏蔽,故不能时时达至中和。而“大本达道”却能无所不中,无所不和。阳明认为宁静存心不能求“未发之中”,只有去除人欲,方能识得天理,才能求“中”,“中只是天理”,天理无所偏倚,故可以称之为中,除了天理,没有什么可以称之为“中”的。慎独是“致中和”的工夫,(谨独)慎独(独,即是“人所不知而己独知”的良知,亦即是天心天理)是要去除人欲,使心体廓然,这必须在“独知”之时常惺惺(念念警觉),而“独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一念独知时即是诚的萌芽,而常惺惺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诚”即是良知之天理,亦是天理之“中”。阳明将慎独、致中和统摄于致良知教来讲,比朱子“静养动察”“敬贯动静”的讲法,自更直截、更圆润。
最后讲到“良知之体用与中和寂感”,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未发之中,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具有良知本体,但因物欲之昏蔽,良知本体不能全体呈现,需要不断去除昏蔽以达到良知本体。良知之体用是一原的,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体既非静,用亦非动,即体即用,即动即静,即寂即感。龙溪认为“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发而中节之和。”龙溪所说正是本于阳明之意。然而双江与念菴以“已发”“未发”之方式解释良知,把良知分成已发与未发,这与阳明所谓良知不合。阳明已明白指出:良知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无分于有事无事,无分于动静,亦无分于寂感,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发而中节之和。良知之寂感是即寂即感的,不能把良知分为寂然不动之良知与感应感通之良知。
在答疑环节,孙文高就“阳明的良知能否构造出整个道德形而上学?”“为什么能够通过工夫回归到全体大本?”“阳明所谓的善是经验的东西还是先验的东西?”“未发之前气象如何观?”“辩与辨的区别?”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论道结尾,王珅老师对本次论道进行了总结:关于良知问题的讨论,中西文化都有,阳明强调致良知,良知是即体即用、即动即静、即寂即感,是辩证统一;人要通过不断去除人欲,存养天理,达到知行合一,进而达致良知。最后王珅老师对在读博士孙文高的这次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再次感谢他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报告。本次论道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