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哲学学院举办“哲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端论坛

发布时间:2021-06-21

615日—18日,“哲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端论坛在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论坛开幕式由西北师范大学李朝东副校长主持,西北师范大学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讲座教授杨国荣先生,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范鹏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万明钢教授作了主题报告。校内外专家代表,哲学学院师生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

杨国荣教授作了以《中国哲学与世界性百家争鸣》为题的学术报告。他指出,“世界性百家争鸣”概念由冯契先生首次提出,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其实就是世界哲学的泛化为基础,中国哲学与世界性百家争鸣紧密关联。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哲学的建构过程,体现着世界性的哲学争论,中国哲学积极参与世界性的百家争鸣,既要承认多样性,又要扬弃相对化,也就是说,既肯定中国哲学具有世界哲学的普遍性品格,又承认中国哲学具有个体性的特点,将普遍性与个性化结合起来,“一致而百虑”,参与世界性百家争鸣与自身的建设性工作相辅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的研究径路。

范鹏教授作了以《从敦煌文化看中华民族的包容意识——以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为例》为题的学术报告。他指出,从艺术风格上看,第285窟体现了中原与异域艺术手法的交融,例如佛像的佛衣体现了魏晋时代人物衣饰“褒衣博带”的特点,北朝僧人禅定像脱离了印度式的形象,体现中国式的面孔,以及洞窟中多处表现“秀骨清像”的中原式画法的特点等等。该窟表现出多元宗教文化共存的特点,窟中伏羲与女娲形象表明,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神仙思想的融合,佛境与仙境的交织,供养人画、装饰画、山水画中,体现着中国的价值理念与佛教的结合。

万明钢教授作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内容与个体建构》为题的学术报告。他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和主线,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特征,并据此力图厘清共同体和社群主义的概念区别。

“哲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端论坛的成功举办,扩大了哲学学院的学术影响力。随着三场学术报告的结束,“哲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端论坛开幕式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