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2023年3月21日晚,由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和集团、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和论道”第94期在田家炳教学楼6号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讲座的主题是“书生道义,潜夫是名——王符的思想世界”,主讲人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马世年教授,哲学学院院长姜宗强教授主持,哲学学院张海龙博士参加与谈。
讲座伊始,马世年教授对报告主题作了简明的介绍。他指出,“书生道义”取自于《后汉书》,“潜夫是名”则取自于《后汉三贤赞》。此次讲座内容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讲历史细节,通过史传对王符的思想世界进行分析。二是以著述为依据,剖析王符作为隐者的眼光与视野。三是分析王符的思想体系,并从中感悟他作为一名思想家所体现出的高度和广度。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马世年教授从《后汉书·王符列传》中节选了部分内容进行讲解,并从简略的文字中发掘出了王符的出身及早期的交友等历史细节。其中马世年教授对“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和“字节信”这两句原文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王符的名字和所处的安定地域推断出他的性格特征,对其思想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马世年教授以《潜夫论》为主要文本依据,对王符隐者的眼光进行了解析。关于《潜夫论》的题意,马世年教授引用《后汉书》中的“不欲章显其名”做了补充,并提出“潜夫”之名不仅有隐居的含义,与《易经》中的“潜龙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通过对《潜夫论》十卷内容的概括分析,马世年教授指出王符的著作涉及到了东汉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中也能看出王符作为隐者所关注问题的广度。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马世年教授对王符的思想体系进行了重点论述,并将其概括为四大主张、三种批判、两重感叹和一种视角。王符的四大主张包括重学与务本,重德与尚贤,重法与明刑,重民和救边;三种批判为弊乱之政、浇薄之俗和贪枉之吏;两重感叹为贤难之叹和衰世之叹;一种视角则是医者之眼。马世年教授总结道,王符作为“后汉三贤”之一,是汉代第一流的大学者,也是中国古代第一流的思想家。就河陇地区而言,王符是甘肃最伟大的思想家,标志着陇上思想学术的高峰,因此学习王符及其著作在如今看来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与谈环节,张海龙博士对学术讲座的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并从王符本人及其文章与王符的研究进路两方面探讨了其心得体会。张海龙博士认为:就王符本人而言,王符是中国传统“士”这一群体中重要的一员,其“明道救世”的担当和使命体现了其人格之伟大,王符的文章充斥着悲愤与批判,有很强的现实指向;就王符的研究而言,马世年教授也没有限于哲学视角进行分析,而是以“基本主张-价值取向-情感类型-观察视角”的诠释模式勾勒出了具有立体感的王符之思想世界,同时也勾连出了“荀子-董仲舒-王符-韩愈”这一理解儒家思想的新线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答疑环节,现场的老师和同学踊跃参与讨论,马世年教授就“王符之于后代思想家的影响”及“理想人格的塑造”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讲座结尾,姜宗强教授呼吁同学们通过聆听马世年教授的讲座,要更加注重传统经典的阅读,以宽广的思维和文字基础进行研究与学习。
撰稿:王思雅,审核:王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