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5
2023年12月14日,由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学术讲座在云亭校区致公楼B区209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所围绕的主题是“唯物史观理论主题的演进及其思想整体性”,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特聘仿吾资深教授胡海波教授主讲,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姜宗强教授主持。参加此次学术活动的有哲学学院教师、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以及部分本科生。
胡海波教授此次讲座的题目为“唯物史观理论主题的演进及其思想整体性”,主要内容由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唯物史观如何演进两部分构成。
在第一部分中,胡海波教授首先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进行了一个传统的解释,即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如果将这三部分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那么就会很难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紧接着胡海波教授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唯物史观。胡海波教授希望我们能通过唯物史观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并且通过唯物史观来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随后,胡教授又将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因为不管是在学界还是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总能经常用到或者听到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而唯物史观的使用频率较低。他认为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入手,从而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从更深层面的意义上来说,唯物史观所说的“物”,不是单纯的指称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指人的物质生活、人的生命、人的本质。因为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当中的,通过劳动、实践和生产来进行物质的交换,在此过程中,人才能成为现实而非抽象的人,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地彰显。
在第二部分中,胡海波教授对唯物史观是如何演进的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解释。他将唯物史观的演进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他称之为“早期马克思阶段”。即1844年——1847年,此阶段的唯物史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之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这一阶段是唯物史观的思想创造阶段,哲学性非常鲜明,这个时期马克思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对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第二个阶段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即1848年——1872年。这一阶段马克思对欧洲资产阶级经济领域进行了批判,主要围绕着人的经济关系进行社会批判、历史批判和经济批判,此阶段也是唯物史观中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形成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马克思的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阶段,即唯物史观的历史理论。
随后,胡海波教授还呼吁同学们多读马克思的经典原著,从原著入手,提出了“常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背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精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建议。因为在原著中,我们更能真正领略到马克思其思想的博大精深,才能不断地带给我们震撼,进而更好的把握人与劳动、实践和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
讲座结尾,姜宗强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和观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随后,姜宗强教授提出要彻底地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还是要从唯物史观来开展。并勉励同学们要立足经典,认真思考,拓宽自己的视域,不要局限于学科分割而忽略整体意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