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中和论道  新闻速览
新闻速览
哲学沙龙—“中和论道”第一百一十期:杨国荣教授做“存在与意义”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4-07-04

 624日下午,由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科学研究院、中和集团和教师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和论道”第110期暨“博雅讲堂”讲座活动,在哲学与社会学院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存在与意义”,主讲人为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首席专家杨国荣教授。讲座由哲学与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姜宗强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郁振华教授评议,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院长李怀教授、张立恩教授、李永亮副教授、王珅副教授、张海龙副教授、高菱博士及本硕同学约12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杨国荣教授特别指出,我们所谈论的“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与人的存在相关的“意义”,人与对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了人类的存在,意义由人赋予,自然与人的活动密不可分。杨老师指出,事物的意义源于人的认知活动,受人的意识投射所决定,涉及物理、化学、生物规律等诸多方面,并非天然的存在。由此出发,杨老师探讨了自然美和人性价值之间的关系。他说,自然美通过审美观照体现了价值内容,与人性在审美活动中相遇,共同构成了审美体验,而人性价值则是审美的目的,呵护人性就意味着实现价值;文明的发展同样观照了从自然动物性到人性的演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性的超越得以体现,人性的自我意识决定了存在的意义,在人通过活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之中,存在的意义也趋向于多样化。

 随后,杨老师从文化创造的角度入手谈论了多样化的存在意义。文化创造涉及不同的观念,作为人际关系的纽带,文化本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凝聚程度,而文化变迁则反映出存在形态的转变态势。人与人通过劳动形成了互动关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双重作用,也就是社会秩序和情感的协同发展,在人的一系列行动之中,对象的意义通过人的关注而得以呈现。人的行动总是出于某种目的,由于目的是对未来行动结果所进行的一种预测,因此能够对人的行动规定方向,在这一规定之中的意义能够与“有意义”等同起来。目的同时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从主观性的表述而言,目的常常被表达为“为了”,体现的是一种主观的认定和选择;而在客观性的方面来说,目的本身要求和刻画了一种“形成”,关注的是客观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衣物是为了御寒而生产的,但衣物能够被应用于御寒的目的与其实际上的材质、用料密不可分。在此,杨教授对“目的客观性”和“客观目的”做出了严格的区分,其中,“客观目的”所指示的其实是一种超越存在,如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所说“天者百神之君也”中的“天”概念,其目的性则表现在“天人感应”要求的“感”上,于是这种超越存在实际上也就可以被理解是一种超越目的,但在中国传统之中它依然保留了一定的人性关切。由于提前设置了一个超越的存在者,它实际上常常影响我们对“进步”这一要求的理解,但是在更为切实的角度上理解,“进步”自身有其意义的取向,并不依赖于超越存在的确立而确立,而是人性化的选择。

    最后,杨老师从“交往”来探讨了人的存在与意义。杨老师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了人类的存在,而对话则是交往的重要表达形式。对话是一种沟通,这种沟通区别于人与其他对象物之间不平等的对象性关系,是一种真理性、真诚性、规范性、合法性的关系;对话并非自上而下的灌输,而是表现为多种思维之间的相互碰撞与融合,这对于消除单边主义的实践有着十分积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在“对话”的前提下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区别于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前提下所建立的人际关系。杨教授还指出,在“对话”中语言被赋予了独特的涵义,在沟通和理解中理解彼此的立场。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华东师范大学的郁振华教授对此次讲座的背景以及杨教授的学思特点进行了补充,概括了杨老师作为哲学史家和哲学家的工作成果,阐明了“存在与意义”这一主题在杨教授“具体形上学”体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参加讲座的各位师生与杨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互动,杨老师针对“如何使用分析哲学资源研究中国哲学原始文本中的前后逻辑矛盾问题”“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的意义,如何在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并应对‘内卷’等消极现象”“‘事哲学’与中国传统结构中的‘事’问题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简明的回答。

 讲座最后,姜宗强书记对本次讲座的内容和互动观点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范天晓、张海龙

                                      核:王  珅、姜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