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4-09-04

2024831日,新学期开学伊始,学院邀请复旦大学顾东辉教授在西北师范大学10号教学楼D区四楼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社会工作的守正与创新”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李怀教授主持,哲学与社会学院师生参加并听取了此次讲座。

顾东辉老师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特性、社会工作的守正与社会工作的创新三个模块。

讲座初始,顾老师从“人境共优”的特殊品性、利他优境的三重功能和社会工作的技术例示对社会工作的特性进行了介绍。顾老师指出,社会工作是指职业人员协助工作对象舒缓外因主生型困境的专业活动,与心理学应对内因主生型困境对应,包含技术、人群、问题及场域四个维度,其主要方法是实现助人自助与环境美好的兼顾,即人境共优。同时,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外显及内潜功能实现助人利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有助于促进环境美好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助者增能。进一步我们要注意区分“乐专业”与“好专业”。成功、幸福要以个人为主,价值则主要体现为对家庭、社会的作用,成功、幸福与价值是人生追求,而综合素质则是实现人生追求的基础,其由诸多的非可控因素与社会参与共同决定。顾老师在社会工作的守正模块中提到,要直面社会工作的“临床化”错误、秉持社会工作的“社会”初心、助力“人境共优”的理性回归、直面社会工作的“去专业化”迷思、把握社会工作的“去专业化”本意、审视社会工作的“去专业化”动因、坚持社会工作的专业增能。顾老师指出,社会工作的“去专业化”不是否定了专业化,而是认为此项目做法背离和破坏了专业化。“去专业化”有损专业化、逆专业化、弃专业化的消极含义,因此,把握社会工作的“去专业化”本意。同时,由于某些做法损害了专业化、专业成效未必高于非专业、防止获得专业权利、防止专业霸权与专业霸凌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正确地审视社会工作的“去专业化”动因。在社会工作的创新模块中,顾老师提出,首先,要参鉴“人在境中”的宏观思路。顾老师认为,失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要实现适应性的平衡,最终达到人境互构。其次,要突破利他系统的四个圈层。第一个是要超越社会工作,实现社会场域的协同;第二个是要超越社会领域,走向场景系统的联动;第三个是要超越场景系统,追求人境体系的呼应;第四个要超越本土场域,贡献世界社工社群,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走向整体融通。再次,要通过多向的大数据整合、利他策略的数字化及开发数字化的利他技术从而拓展数字技术的利他功能。最后,要通过超越“被动他助”,倡导“主动自助”,超越“施受逻辑”,打造“制度善行”从而激发关键主体的应有角色。顾最后提出,我们要拥有利他理想,展开理性操作,实现重点突破,稳步走向未来。同时,要注重行动,自我增能,助人自助,促进美好。

讲座尾声,顾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做了详尽的解答。李怀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李老师指出,社会工作的特性包含专业与职业两方面,特性即是本源,每一专业都有自身的学科边界、理论体系与实操技术。守正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生命线,也是创新的基础,只有接受规范的训练才可成为社会工作人才。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要多思考、多实践,努力去学好一门专业。

本次讲座系统全面,内容丰富,逻辑论述清晰,对于学院广大师生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思维大有裨益。


(撰稿:慕娜娜 摄影:马天瑀 审稿:尹广文 审核:李怀)

 

 

顾东辉老师简介

顾东辉,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专业哲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文科科研处处长。兼任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社会治理、社会工作本土导向、灾害社会工作、济贫政策、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评估。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等各类课题近60项。出版著作/主编教材20余部,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人民日报》等刊物和报纸发表学术论文逾100篇。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十大社会工作杰出人才”、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项目奖”、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12年度中国十大社工人物”、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第五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人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