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6
2024年8月17日-18日,由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主办的“家屋·聚落·共同体空间社会学论坛暨第八届建筑人类学工作坊”在云亭校区致公楼D416会议室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福州大学等各高校的24位外地学者以及9位本地学者参会,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16篇。
8月17日上午的开幕式上,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赵鑫致辞,对来自各地的学者和参会师生表达欢迎,简要介绍了校史和社会学学科建设成果。开幕式由哲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巨浪主持。
开幕式致辞后,红河学院民族研究院的日本学者樱井想做报告《英戈尔德“景观的时间性”视角的启示及应用性问题——以日本埼玉县武藏野地区的文化景观保护实践为例》,樱井想以日本埼玉县县武藏野地区的世界农业遗产所开展的⽂化景观保护实践为例,探讨英⼽尔德的景观论的应用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英⼽尔德的景观理论揭⽰该地区景观保护实践存在的问题,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批判⽂化景观保护实践的标签化倾向。东京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侯建卫与浙江大学博士后顾磊担任评议。
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涛的发言题目是《何以“成”侨 :地方建构视角下的侨乡营造——基于一个东北新兴侨乡的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的侨乡研究视角,探究了新时期侨乡在政府主导下营造过程与建构机制,以某侨乡地方政府动员跨国淘金人员返乡参与家乡建设的案例,讨论政府主导下以“侨”为原素进行乡村景观营造实践与侨乡话语下地方认同的建构,认为“侨乡”是一定政治经济环境下地方建构的产物,同时也是客体化及产生新的地方意义与地方感知的过程。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教授刘凡、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尹广文担任评议。
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王瑶的发言题目是《培田村祠屋建筑的转型的领域化、纹理与绉摺》,结合了遗产研究和社会-物质分析视角,补充建筑界缺乏的遗产研究中政治与经济向度的讨论,以及批判性遗产研究所隐诺的物质面向,她把培田村祠屋建筑转型放入长时段的历史与社会脉络中,去理解其动态复杂的社会-物质过程,进而运用空间向度的解释模型,运用从系统性结构主控(宏观)到生活世界实践(微观)之间的领域化—纹理—绉摺的层级分析框架,以此来掌握培田祠屋建筑用途与意义转变过程中,物质权力的施展、物质格局变革、空间安排与社会权力关系,以及内蕴的利益和价值的部署与冲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李耕、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黄旭担任评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副教授谷宇的发言题目是《黎族家屋生命力象征与空间秩序——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为例》,谷宇认为家屋不仅是黎族社会文化象征的物质载体,它还在人与物的关系互动中被赋予生命。家屋建造过程中的立柱仪式、灶的设立及烹饪、女性生育及其对花婆的供奉等将人的生命与家屋联系起来并展现家屋的生命力。食物作为家屋与外部环境、人与鬼灵之间的一道屏障,将外围象征男人和女人的两个圈层与内部人与家屋生命的核心区域隔离开来,这样的圈层投射出家屋中以家族长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特征和黎族人的宇宙空间分类与秩序。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刘宏涛、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李怀担任评议。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校聘副研究员张兵华、研究生胡青倩的发言题目是《地方性知识视角下乡村谱牒的图绘空间表征及营建理念解析——以三明市典型村落为例》,为厘清传统村落营建的内在组织逻辑以及洞悉在地人群的空间认知观念, 采用“地方性知识”理论视角,深入剖析三明市典型乡村谱牒,并基于当地村民对谱牒图绘的认知,对村落宅居、坟茔墓葬和组景景观等图绘信息进行释读,建立“真实性辨析-图绘表征-营建理念-地方认知”的分析框架。他们认为,三明市地方先民在图绘之中以具身性的形式创造性地凝练对于不同层级环境的认知:以理想栖居图式统筹村落全域山水环境;以宗族、神俗和士绅势力作主体的乡土伦理为规范,进行空间布局、路径编织和节点安排;并赋予空间人文意涵的追求,实现观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结统一。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尚季芳、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教授刘凡做评议。
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林伟挚的发言题目是《神圣家产如何析分:利益与信仰的双重互动博弈》,他以一桩“分祖地”事件为个案,探讨了神圣家产析分的复杂博弈过程,他不仅关注分家的经济博弈,更将视角扩展至家的神圣价值及分家中的信仰互动,林伟挚认为,分产者的核心诉求包括“利益”与“信仰”,并围绕这两大维度互动博弈,在利益博弈中,公平观念是基础,且具有较高的利益替代性;而信仰博弈则因情感价值的深度涉入而难以调和,并不易直接与利益进行兑换,通常需要以观念调整作为协商的前提。最终,只有当分产者满足各自的利益及信仰需求时,才能达成分产共识。评议人是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尚季芳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尹广文教授。
第四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冯慧超副教授,她的论文题目是《多民族聚居村落演变与家园共同体重塑——以云南丽江龙泉村为例》,她以云南省丽江龙泉村为实证研究对象,分别从市场化改革前、市场化改革期、生态文明建设期等三个时段,揭示了龙泉村家园共同体演变特征,解析了龙泉村在发展中面临的社群利益分化、文化交融同质化、情感价值模糊化等冲击与挑战,提出了改善民族家园环境、激活民族文化发展、唤醒家园保护意识等重塑策略。评议人是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黄旭、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涛。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张曦文的发言题目是《基于大理观音塘的神圣空间流动性研究》,她认为大理本身就是蕴含观音信仰的神圣空间,而观音塘就是这一空间的中心。观音塘并非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更是人们赋予了特殊信仰和崇拜的神圣领域。这种信仰和崇拜不仅表现在人们的仪式行为上,也在不同的时刻也呈现出一种变化着的、流动的关系。评议人是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民族宗教教研部副教授马文奎和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讲师姜馥蓉。
8月18日早晨参会学者于西北师范大学校史馆合影,会议于9:20开始。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赵晓梅的发言题目是《遗产之名——桂东北家屋实践的再思考》。赵晓梅副教授在分享中提出,桑江族群的栖居营造呈现纵、横双重社会结构之中的人-“物”关系。其聚落与家屋的空间形式、栖居行为与象征意涵,既体现了毗邻而居的多个族群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交往交融,又塑造着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结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桑江的文化实践与遗产展演表达来在地族群对应势宜居知识的创新利用,运用遗产的话语资源来突显族群文化、振兴乡村社会。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王瑶、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梁宇舒担任评议。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张静的发言题目是《浙北“并家婚”家庭的家屋形态、同居共财与家庭共同体实践研究》。张静认为家屋形态及亲属关系是人类学传统且重要的研究议题,并在社会变迁中,转化着社会规则及文化内涵。在少子化、家庭小型化的社会现实下,多地结合婚嫁传统及地方经济文化基础,实践了“既嫁又娶”的“并家婚”家庭策略。她提出“并家婚”有效解决了多地农村少子化家庭的婚嫁困境,又发挥新时期家庭韧性及内外部的功能,维系家庭建设、家庭养老及家庭亲属关系网络。面对当前婚育挑战,要从个体和社会整体上,不断加强对家庭多样化发展的包容性,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及地方传统的底蕴性力量,以地方婚俗实践和创新,启发相关家庭建设的政策前瞻性,推动新时期积极家庭构建。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高玉春和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赵晓梅评议该论文。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刘朦的发言题目是《神圣物、圣物象征空间与建筑艺术构形的人类学研究 ——以藏、佤、彝、纳西族为例》。刘朦借鉴伊利亚德的“神显”理论,以云南藏族、佤族、纳西族、彝族传统建筑为例,讨论神圣物所建构的圣物象征空间如何对建筑构形产生重要影响。认为空间的圣化是由于神显的启示,而神圣物便是神显的一种。建筑中的神圣物可分为:固定性神圣物与非固定性神圣物。前者指不可移动的构件,决定了整个建筑的空间构架形式;后者指可移动的物件,决定了空间内部物品、房间的设置。神圣物的功能减弱或消失,是导致建筑构形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李耕、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民族宗教教研部副教授马文奎担任评议。
上午场会议的分享横贯多个学科,分享人从不同领域的视角出发,向在场的所有学者及参会人员展示了各具特色的社会空间形态及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评议学者的点评认真细致,言简意赅,分享人也对评议内容做出了系统全面的回应。
下午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黄旭的发言题目是《乡村文旅发展与性别空间研究:一个古村落的女性身份、身体与情感》。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备受瞩目。尽管学者们已经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和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性别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视角出发,聚焦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女性角色的崛起,提出了一个以“女性意识—情感价值—社会网络”为核心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杨家堂村的实地研究,我们发现其日常活动空间主要分为传统男女互助空间、女性主导空间和男性主导空间。女性通过参与旅游业,不仅拓展了与外界的联系,还激发了自身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她们认识到自己在乡村文化旅游空间中的独特地位和竞争优势,并通过建立群体网络获得了更广泛的支持。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性别与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为乡村振兴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丰富了乡村旅游领域的性别研究。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王瑶、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涛担任评议。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助教陈喜钠的发言题目是《广东佛山祖庙的建筑遗产与其“神圣性”文化空间》。陈喜钠提出,广东佛山祖庙的发展,在物理空间上,从一栋建筑物逐步修缮、扩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群。在文化维度上,祖庙也经历了“神圣空间”的制造过程。祖庙在佛山历史中逐步扩大影响力的过程,也是佛山镇逐渐成型、转型的过程。确定祖庙在佛山社会的信仰意义、象征意义的中心地位,正是离不开其作为“神圣空间”的制造与建构。为了维持祖庙这一建筑空间的“神圣性”,参与祖庙及其相关机构的管理人员们则通过建筑物、艺术品、工艺品或者日常礼俗习俗活动等载体和媒介,来创造以祖庙为中心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的制作过程也为佛山社会带来了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借助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祖庙在往后的时间中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行了互动。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顾磊、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讲师姜馥蓉担任评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焦梦婕的发言题目是《澜沧江中游康巴藏族传统民居空间营造特征及成因分析》。处于澜沧江中游滇藏交界处的康巴藏族传统民居,具有不同于周边其他民族的空间特征,并延续至今。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考证,借用语言学与人类学的分析方法,对澜沧江中游藏族民居空间特征进行现象总结与成因分析。提出 “有序的主室”、“无序的卧室”、“缺席的经堂”,是该区域传统民居空间的主要特征。这种特殊性是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与多民族交融下的产物。焦梦婕将视野放大,跨越行政、地理和民族的分区,可以看到该地区民居独特的文化属性。一方面,处于康藏文化圈的边缘,该地区保留了部分较为原始的居住习惯与空间特征。另一方面,位于羌藏文化和滇云文化交界处,该地区成为“碉房建造系统”和“干栏建造系统”的过渡地带。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梁宇舒、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段牛斗担任评议。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文恒的发言题目是《神圣与世俗的“区隔”:藏北牧区的洁净观、空间与社会秩序》聚焦于藏北牧区的洁净观。洁净观是普遍存在于藏北牧区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贯穿整于藏北牧区神圣与世俗生活的始终。其形成与牧民的饮食选择、生产劳动、疾病、社会交往和职业划分等方面息息相关,同时也深受孕育其整个社会结构中的文化逻辑限制、支撑。藏北牧区的生活形态和文化观念又与空间密切相关,空间是重要的社会秩序载体,是社会化的文化秩序,是牧民群体边界划分的重要参照与社会内涵。藏北牧民一系列为维持洁净状态而做出的行为,所塑造的共有的信仰作为一种社会调控的方式,在社会整合和维系社会秩序重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李耕、东京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侯建卫担任评议。
最后一位分享学者为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金鑫龙,论文题目为《模式化与破碎——兰州河口古镇景观基因变异的诱发机制探索》。作者提出,受到建设同质化、旅游投资中断、人口外流等冲击,部分传统村落变成了景观模式化和景观破碎共存的空间。选取甘肃省兰州市河口古镇作为案例地,将DFRI碱基理论与景观基因诱变模型作为研究基础,从景观基因测序入手进行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探索自2014年古镇项目建设以来当地景观基因变异的诱发机制。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博士后顾磊、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李怀担任评议,从“景观基因”的学理价值角度进行点评。
8月18日下午举行18:00闭幕式,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院长李怀教授致闭幕辞,李怀教授表在致辞中提及,本次会议是一场跨学科、多视角的学术盛宴,在充分肯定青年学者蓬勃的学术力量及积极的学术态度的同时,也提出了在学术历程中要注重理论创新的建议。
最后,主持人巨浪再次感谢与会学者的支持和参与,并宣布本届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