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2024年11月24日10:00,北京大学刘能教授应邀在西北师范大学10号教学楼D区四楼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乡村和现代性:兼论边区研究的议题框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李怀教授主持,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全体学生参加并听取了此次讲座。
李怀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刘能老师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成果,并对刘能老师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讲座初始,刘老师从“为什么选择讲这样一个题目”着手,提出了乡村振兴是一种强现代性,进一步引出了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去审视中国乡村与现代性的关系。刘老师首先将现代性和传统的概念进行了对比,呈现了两种相反的视角。一种视角认为,与现代性相比,中国乡村与所谓的传统更为相合,往往更深地浸入在传统之中。这种视角往往强调农民的落后性、其视野的片面性和发展的被动性。另一种视角认为,中国乡村及其核心行动主体即农民早就处在或早已经被卷入到现代性潮流之中了。这种视角更强调中国乡村和中国农民在遭遇现代性冲击时,具有积极的自我调整、适应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刘老师从传统社会中组织形态的多样性及其基础角度列举了若干证据对第一种视角进行了支持,并指出历史上稳定的内部世界、有限条件下的地理交通努力和独特的全球观让中国乡村在历史上一直不曾缺少现代性的意味。中国乡村和现代性的直面遭遇是从帝制时代开始的,如美洲高产作物引种和康乾盛世的人口增长等,在民国时期如定县、江村经济、云南三村等。接下来,刘老师从农民和国家、两者的交错、农民和市场三个方面说明了建国以来农民参与现代性的具体方式。在生计领域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现代性主要有:乡—城迁移、集体经济的持续实验、持续的积累和投资、农民自发推动的城市化、农民和更大范围的市场建构。在边区可以探讨一个核心问题即边区的社会学特征。边区研究本身构成了一个自足的理论生态:其内部视角具有空间上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讲座尾声,刘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做了详尽的解答和相应的知识延伸。李怀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李老师认为本次讲座内容较新颖,并根据讲座内容提出了五个一,分别是:一种强烈的现实感、一种细腻的历史感、一种厚重的文献感、一种丰富的画面感、一种形象的空间感。李老师还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什么是现代性?现代性如何生根开花?
此次讲座系统全面,内容丰富,逻辑论述清晰,对于学院广大师生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思维大有裨益。
(撰稿:甘悦良 摄影:丁晓艳 审稿:李怀 审核:李怀)
刘能老师简介
刘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民政部社会事务专家委员会专家。研究领域为中国城乡社会发展、城市社会问题、城市消费和生活方式以及数字社会建设等,其代表性成果包括《从城市韧性到韧性人民城市》《城市韧性和整体论视野下的应急体系建设》《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安全:理论命题和政策建议》《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控制权的分配逻辑》“Beijing Rising: The Future of Urban Movements in China”等论文,及《青年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中国地市级建制区社会建设形态研究》等课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