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1
2025年3月18日,是第19个“国际社会工作日”。为进一步弘扬社会工作精神,传播社工理念,提高社会工作认知度与影响力,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开展以“加强代际团结,共筑社会福祉”为主题的“国际社工日”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主题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提升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知,推动代际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社工力量。
一、社会宣传:实践中传播社工精神
2025年3月18日上午,学院师生受邀前往兰州市民广场参加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联合主办,兰州市社会工作协会承办的“倡导友爱互助 共建和谐社会”2025年兰州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
启动仪式后,同学们积极参与“社工主题市集”,通过10个特色展位了解兰州市社会工作的创新成果。在“政策传送门”展区,社工现场解读惠民政策;“银龄智学堂”通过智能设备体验,展现科技助老新场景;“童心守护岛”以趣味游戏普及儿童保护知识;“居家安全营”模拟家庭隐患场景,教授应急技能。此外,“记忆时光局”“品牌故事会”等展位通过影像、故事等形式,更让人直观感受社工服务的温度与价值。
二、文化体验:沉浸式了解社工专业
3月18日至19日,学院社会工作协会、爱心社通过“社工知识小问答”以及书信留言活动,引导校园来往同学们深入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对象与成果,走出“社工就是义工”的误区,了解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异同。在留言墙上,同学们纷纷留下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与祝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趣味问答环节则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社工知识,有效提升了大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
3月19日晚,社会工作协会举办“小爱微风,伴春暖心”社工微电影观影活动。微电影《为爱,扬帆》讲述了社会工作者杨帆通过深入分析三位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心理特点、成长经历和家庭条件等因素,采取了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重拾生活信心的故事。同学们在观看影片后表示:“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工作者们勇往直前,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信仰守护着服务对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三、服务掠影:用作品诠释社工行动
3月20日,“世界社工日”社工服务掠影征集活动圆满收官。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镜头,展现社会工作者在日常服务中的动人时刻,同学们积极参与将自己服务过程定格并上传,以影像为媒,让社工的温暖与力量得以定格传递,让全校师生通过照片真切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社工有全新的认识。
本次国际社工日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聚焦思想引领,深耕实践育人,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撰稿人:杨田壮 张木贞 郭子谊 康蕊芯
审稿:赵茜、侯顺斌、张倩
审核:何冰清